人生基本法则之一:迈出第一步,让齿轮转动
从大学以来,我有数不清的计划、理想、规划,都因为我只是「想想而已」而搁置不前。
这些对未来的计划、对人生的的构想、对成长的谋划全部都只停留在我的脑海里,而未曾付诸于哪怕一次小小的实践。
我一直告诉自己:「嗯!只要我去做了,一定能有所成功的!」
但问题就在于,我从未迈出过第一步。
更可怕的是,正因为我在脑海里幻想过太多遍,以至于当我真正实践的时候,现实和预期差距过远——我自己并未达到理想(或者说幻想)的进步速度。
这让我感到恐惧和不敢置信,我便开始退缩回自己的幻想泡泡里。波光粼粼、晶莹剔透的泡泡重新包裹着我,充盈着我的周围,哪怕这只是假象,也似乎让我感到心安。
可是我真的心安吗?
并没有,我越不敢尝试,就越会感到焦虑和恐慌。
时间之河的流逝总是悄无声息,恍惚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,光阴如水不等人,当我看着自己贫瘠如洗的小船,我感到更加恐慌。
我无法心安理得于自己的原地踏步,只有年岁的增长,而没有阅历、知识、技能的积淀是令人恐慌的。
我最近重新领悟了这个很浅显、很易懂但偏偏知易行难的道理——
站在原地是没有意义的,光想不做是没有意义的,不去尝试是没有意义的。
只有迈出第一步,大胆尝试才真正能让自己成长。
就算做错了也没关系,至少排除了一个错误方向。只有敢于尝试,才能变得更好。
当然,或许我们可以把这一切的锅都甩给应试教育。
那厚厚的、刻板的、带有标准答案的试卷,一沓又一沓地把我们敢于试错的勇气压成扁扁的一张文凭。我们面对的是标准化的教育体系,迎接我们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工作、好人生,一切都像是标准化工厂输出的模板人生。
想要获得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标准人生,我们不需要太多向外的积极尝试,不需要向内的深度探索,随着时间推移,我们便不由自主地失去了勇敢尝试的能力。
但归咎本身似乎并无太大意义,我们人生的齿轮已经出厂在转动了。
回头看这冒着烟气的中国式教育工厂,我们都深知还会有无数的孩子被送进去、无数的大学生被吐出来。齿轮昼夜不停地在转动,教育体系诚然也会改进,但那已经与现在的我无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