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常来说,我会尽可能地控制自己的愤怒。

因为,我从小被教育成一个修养的人,这意味着要尽可能避免争吵、再加上童年原生家庭氛围的紧张,对「气氛」「脸色」的观察变成了潜移默化的能力,我会敏锐地捕捉到所有令人不安的面部表情、语气或气氛的变化——我是一个敏感的人。

而这一次我控制不了。

理性对抗撒泼

针对某件事或某个人长久积压的无奈、怨愤、不解,总有一天会化作一团炸弹,在虚与委蛇、和和美美的气氛中轰然炸开。

尤其是当对方明明在血缘上是你的亲人,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,是在大城市大企业里工作生活了几十年的人,是已经年过五十的人,是理论上应该有充足的生活经验和常识的人。

可事与愿违,上述这些背书通通都不奏效。当一个人固执己见的时候,他或她会浸淫在自己的世界里。

他或她,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大吼大叫、在音量和气势上想要压倒对方,而不顾场合、不分青红皂白——因为提高音量是他或她唯一的底气。

他或她,遇到重大家庭议题不和家人探讨、不及时处理,甚至在事情发生后推卸责任。

他或她,在我终于忍无可忍之后,在微信群聊里捅破最后如茅厕纸一样粗糙又浅薄的窗户纸,在我试图用逻辑和理性来讨论清楚一些话题时,他们会说的却只有「没脑筋」「太幼稚了」「说话容易做事难」「未经他人苦,莫劝他人善」「纸上谈兵」「原来你是贤孙、我才是不孝子」这样的人身攻击、阴阳怪气、大话空话。

德国诗人海涅说:照耀人的惟一的灯是理性。我举着灯寻找更好的道路,他们却在不停地试图打翻灯火。

愤怒无法抑制

这就是我几天前刚经历的事情。坐在工位上的我,一边忙着处理工作,一边在家庭群聊里「重拳出击」,整整2个小时我都不停地在群聊里发消息。

我从来无意干涉别人的人生,只是他们的行为深刻地(负面)影响到了我们共同的更年老的长辈——我的外婆。

我第一次如此气愤地对「长辈」说话。却未曾想过,我所有试图诉诸理性的重拳都落在了蛮不讲理的软棉花上。

我依然无奈,但我已经将我的愤怒和不解表达。对于他们的人生,我只能哀其不幸、怒其不争。

毒性终将爆发

我清楚地知道,我的妈妈是「有毒」的家庭环境的受害者。

这种家庭环境有「个人」的因素,个人放弃终身成长,那思维、知识和经验也只会停留在多年前;也有「社会」的土壤,潮汕地区重男轻女的文化土壤浸淫了很多有毒的相处模式;当然也有「时代」的因素,在家徒四壁、忙于赚钱改善生活的年代,高谈阔论家庭教育、沟通方式是很困难也不切实际的。

在《不原谅也没关系》(专门讲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书)中第一章,书中举例里家庭中可能会出现的4F反应模式,我惊奇地发现案例里的战(Fight)、逃(Flight)、僵(Freeze)、讨好(Fawn)四种反应,几乎能一一对应到我妈妈家庭里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