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挺胸,抬头。」
这是我小时候妈妈经常和我说的话,往往话音未落,还会附赠重击在我上背部的一巴掌。
驼背、低头是我从小的习惯, 我在回避他人的目光和眼神。
最开始这么做的初衷,是觉得自己肚子胖胖的,而身边大多数同龄男生都是瘦瘦的运动型男生。我一直很羡慕别人自信的样子。勇于展现自我、敢于当众表达、坚定相信自己的人真的很有魅力。
2024年,我对「自信」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和体悟,也明显能感觉到自己更加自信了。在此,请允许我为你娓娓道来我的经历、思考和建议。
人是视觉动物。
通常来说,我们扫一眼就能大致判断自己是否会喜欢某个人,人类大脑的理性其实总是会被眼睛的感性所左右。
【配图】
1960年美国总统选举,肯尼迪对尼克松。当时的政界和新闻界普遍倾向于尼克松会获胜,但谁能料想到真实画面对选民的冲击力有多大?
在美国历史的第一次总统电视辩论上,这是选民第一次能够直观了解到候选总统的形象和即兴表达能力。
美国政治历史学家西奥多·怀特在其著作《总统的诞生》中描述道:肯尼迪「沉着冷静」的外表与尼克松「紧张,几乎是害怕,无时无刻不皱着眉头,有时脸色苍白得像是病人」的外表形成鲜明反差。选民发现,肯尼迪的形象要胜于尼克松。
【配图】
最后,年轻的肯尼迪获得更多选票、当选美国第35任总统。这次电视选举也被传媒学教材列为经典案例。
60多年后的2024年,我也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到:
自信不仅是一种内在的状态。在看似最「肤浅」的外貌上,自信是一种外化的、可被观察到的体态、表情、举止。
一个弯腰驼背、眼神躲闪、举止局促的人,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比一个昂首挺胸、眼神坚毅、举止大方的人看起来要更值得信赖。如果要让我们来选择一个人一起共事,你会选择哪一个呢?
换言之:当我看起来是自信的,我就真的会是自信的。
那么,如何让自己看起来更自信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