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的文章【超链接】聊到了我当时遇到的工作上的挫折,很幸运的是,那件让我痛苦和烦恼的事情,其实在第二天就有很大的好的进展了。

因此,我其实很庆幸我及时在不开心、不愉快的当天就把所思所想写下来了。即时发生的感受和情绪是很珍贵的,隔数日后再通过记忆拼凑起当时的想法,往往和那个当下有出入。

以下是我根据对那件事前前后后我自己的工作态度、心路历程、工作方法的反思,凝结成以下6点思考,与君共勉,或许也能给你提供一些参考。

积极沟通,秉持共同合作的心态

我之前其实是内心有些抗拒沟通的人,尤其是当我感觉到对方不那么好沟通的时候,我更会自觉避让。因此,之前工作的沟通上我做得并不好。

尤其是我很不喜欢接电话,我一直觉得能用文字沟通解决的事情,为什么不打字呢?打字而非打电话属于我这一代在互联网上冲浪已久的人的习惯,上一代人基本都很喜欢打电话。

但是,现在我认识到,打电话确实有一些好处,有些急事三两句话讲一下其实很快就能解决,文字沟通起来可能是要费些功夫斟酌词藻。而且毕竟是实时对话,会给人一种「亲切」的感觉,和真实的人接触与隔着屏幕文字沟通还是有很大区别的。

另外,在绝大部分情况下,秉持「共同合作」的心态,会比秉持「对方好烦,老是来麻烦我」「对方很难沟通」「对方在给我找事做」的心态要更积极健康,工作也更容易完成。

保持镇定,别被push着走

虽然保持积极沟通是好事,但是也要注意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风格,最容易出错的就是和急性子对接,急中出错、忙中出乱是很常见的事情。

我之前就有很多次,因为对方讲起话、办起事来急哄哄地,常常是一通电话轰炸过来,语气也非常急,表达上也不停强调「很着急、截止日期、快点啊」,害我也不自觉陷入了对方的紧张情绪中,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了。这直接后果就是我最后交付的工作中出现了纰漏。

和急性子打交道,我觉得可以:

寻求帮助,并不羞耻

在我的观念里,似乎「寻求他人帮助」是一件有些羞耻的事情,这似乎在传递一种「我的能力不足,所以才需要他人帮助」的信号,这让我感到不自在。因此很多时候,我都倾向于自己决策。

但其实,转换视角,寻求帮助也是在「寻求合作」,这么想想似乎就会让自己好过一些。

现代社会的繁荣是合作的赞歌。众人各司其职,必要时集思广益。很多自以为简简单单的东西,其实多一个人帮忙看,便能提供多一个不同的视角。

保护自己,工作留痕